<
m1n6小说网 > > 三线厂的能干后妈[七零] > 三线厂的能干后妈[七零] 第160节
    “反沙芋头?”

    饭馆看似寻常,小黑板上的菜名好几道他都不知道是哪的菜,能看得出来材料是什么,但无法猜测味道。

    钟爸爸将询问地目光看向同行之人。

    那人笑着摇头:“粉蒸肉听着就明白是粉蒸的肉,不过你说蒸出来什么味道用什么粉蒸怎么可能知道,这个反沙芋头也是一样的道理。”

    钟爸爸土生土长安怀人,菜单上就认识个清蒸大虾和白斩鸡,至于其他菜……大概猜得出是猪还是牛肉做的菜罢了。

    “看来老板娘肯定不是安怀本地人。”钟爸爸说。

    “好吃不好吃尝过才知道。”

    同行男人膀大腰圆,用老话来形容的话不是伙夫就是屠夫,嗓门也粗狂低沉得很。

    钟爸爸站他边上被衬得相当娇小,甚至要踮起脚尖才能拍到男人肩膀。

    两人进入饭馆时,男人还得微微侧着点身子才能进入只打开了一扇的门。

    “只要干净适合孩子们吃就成,老古你到时候适当着些挑刺。”

    被钟爸爸称为老古的男人是名厨师,早些年一直在国营饭店里当大厨,改革开放之后被人看重请到高档餐厅掌勺,厨艺可见一斑。

    钟爸爸今天请老友来,一是看看饭馆卫生条件如何,再就是叙个旧。

    “放心吧!”老古拍拍钟爸爸的肩,浑厚的嗓门还刻意压低了些:“我分得请好赖。”

    “有没有人啊?”

    刚说完,立刻朝着厨房门口来了一嗓子,整个饭馆一楼都是回音。

    “楼上楼下都能坐。”王念放下刀拿着点菜板从厨房钻出来,只一眼就立刻看出老古乃是同行:“要不要酒水?”

    她当然不是从外形看出老古同样也是个厨师,而是其身上那股子若有似无的油烟气。

    只有长年累月待在厨房的人才有可能沾染得如此深厚。

    “还上什么二楼,就在一楼。”老古一抄手,豪爽地就往身边桌子坐下:“坐这就行。”

    这个位置只需要稍微一转头就能看到厨房灶台,倒是个观看的好地方。

    “那你们看看要点什么菜?”

    “反沙芋头,薄荷炸排骨,水煮牛肉,再来道老钟喜欢的姜葱螃蟹。”

    老古随口就说出菜单上比较感兴趣的几道菜,随后加的两道素菜就由王念看着炒就是。

    “六个菜会不会有点多了?”老钟担心。

    “不多!”老古笑着拍拍肚皮,而后大咧咧地摆手:“再来瓶老白杨,老板娘你算下多少钱。”

    王念一说价格,两人自然又是翻互相抢着请客。

    “老白杨刚卖完,两位要不试试我们家自己泡的果酒,度数没那么高。”王念往柜子里一扫,连忙从中打断两人的争抢。

    “老板娘你看着办!”老古摆手。

    至于最后是谁请客的王念没看到,拿着菜单就回厨房备菜去了,倒酒收钱的事由胡文丽接手。

    老古侧着身体随意地靠坐在墙边凳子上,目光随意地打量起这个小馆子。

    “倒是挺干净,老板娘应该是个讲究人。”

    “是挺干净,就是这菜的价格也不便宜。”

    虽说刚才是老古请的客,可钟爸爸看到菜单上动辄几元钱一道的菜,还是觉着价格有些贵。

    他就想不通价格这么高的饭馆怎么会卖五毛钱学生饭……

    “你知道我们餐厅一道同样的水煮牛肉要卖多少吗?”老古笑呵呵地看向钟爸爸,横竖两根食指交叉:“十元!盘子比我脸都大,菜就几口。”

    “那是高档餐厅,小饭馆能和人家比较吗!”钟爸爸笑。

    “一样的道理,要是菜好吃,人家卖五元都有人光顾生意。”

    “味道应该不会差。”对于自家孩子的挑嘴没人比钟爸爸更清楚,倒是从没怀疑过饭馆的味道如何。

    轰——

    排烟机的轰鸣声响起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停下。

    老古望着厨房里麻溜忙碌的王念背影,不由默默地点了点头。

    薄荷排骨和水煮牛肉先端上桌,胡文丽指了指五斗柜上的几个酒缸子:“有杨梅酒和梅子酒,两位想喝哪种?”

    “杨梅酒,听着倒是新鲜。”老古回。

    胡文丽正忙着倒酒间,学校的中午放学铃声准时响起。

    钟爸爸觉得铃好像是上一秒才响,可下一秒他就瞧见大群学生涌进了饭馆门口。

    说是涌进来一点都不夸张,眨眼间饭馆里就被各种叽叽喳喳的声音所淹没。

    “我第一。”

    “明明是我第一,我比你先进来的。”

    “阿姨,阿姨。”

    “胡阿姨,今天中午吃什么?”

    胡文丽把两杯泡酒放到桌上,而后竖起食指抵在嘴唇上,示意大家:“大家用饭盒排队就行,先找个位置坐下等。”

    孩子们一听,立刻小鸡啄米似的点头。

    一溜各种造型的饭盒摆在门口桌子上,胡文丽从厨房里搬出个不锈钢桶来。

    “今天中午的汤是萝卜虾皮汤,要喝汤的那边有碗自己打。”

    话音刚落,桶前已经排起条长长的队伍。

    放学被老师留堂的施飞英好不容易才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刚进来就嘟着嘴控诉同学们不讲义气。

    这二十来个学生,大半都是他的同班同学。

    “老师叫你们留下来干什么?”有同学好奇问道。

    之所以说你们,是因为被留堂的还有钟燕。小姑娘跑不过施飞英,这会儿才刚走到门口。

    “问咱们班同学怎么都不去食堂吃饭了,还问你们都在哪吃饭?”施飞英撇撇嘴,取下书包。

    胡文丽顺手接过书包放到桌上,惊奇不已:“老师还关心你们在哪吃饭?”

    跟女儿刚打照面的钟爸爸也好奇地问了女儿差不多的问题。

    不过比起钟燕的纯真,施飞英脑子就转得飞快,老早就看出了班主任的意思。

    “还能为什么?不就是想让我号召同学们去食堂吃饭。”

    找钟燕因为其是班长,而施飞英则是班里最有号召力那个。

    班主任不知道从哪听说班里许多同学都被施飞英带去学校外的小饭馆吃饭,而且人还越来越多。

    于是今天特意留两人“关心”同学们的中午饭情况,希望他们能让同学们都去能保证卫生和健康的食堂吃饭。

    “那你怎么回老师的?”胡文丽更加好奇。

    “我说其他饭馆我不敢保证,不过这家饭馆一定干净。”施飞英眨眨眼。

    “你没跟老师说饭馆是你妈开的?”

    “我才没那么傻。”施飞英叉腰,对自己的聪明相当自信:“我就说同学们都是主动去的,我t可没带头。”

    “你妈是怎么生出你这么个机灵鬼的。”胡文丽笑。

    “我答应了同学们下午要给他们带葡萄。”

    刚夸奖完,施飞英就立刻豪迈地将自家东西往外送,一送还是一两个而是半个班。

    那边钟燕一听,迅速将注意力从爸爸和叔叔那移走,飞快地了过去。

    “我们自己摘吗?”

    “得先问问我妈,有没有卖出去。”施飞英赶忙又补充。

    去年的葡萄被街坊邻居买了大半,剩下的才能分给同学们吃。

    “去问你妈。”胡文丽笑。

    此时正值中午吃饭时刻,除了学生们,陆陆续续又走进来几批食客。

    大家走进饭馆,不约而同都会往门边那桌瞟上一眼。

    就在众多人若有似无的关注中,老古悠然自得地举起杯子抿了口泡酒。

    对于常年喝白酒的他来说,泡酒度数有些浅,不过入口就能尝得出酒品质不错,余韵中有粮食香味。

    “先尝螃蟹,一会儿凉了腥气。”

    别看葱姜螃蟹看似只是道简单的家常菜,其实想要炒得入味,螃蟹新鲜与否和火候都至关重要。

    葱要香而不糊,否则香甜的蟹肉就会带上丝苦味。

    只是最简单的配料,非常容易就能吃出螃蟹的不新鲜来。

    老古拿起一半螃蟹,凑到鼻尖轻轻嗅了嗅,首先对这道菜的火候表示了合格。

    入口就能吃出丝丝肉质的口感,葱香浓郁而又没抢夺了蟹肉的清甜。

    “这家饭馆的老板娘……”吐出无意间吃进嘴里的一点螃壳,老古冲钟爸爸挑起大拇指:“是有点本事。”

    钟爸爸觉着,应该不止一点。

    薄荷跟排骨,一道他连想象都没法想象出来的菜,没想到竟然这么好吃。

    薄荷和排骨。

    上火的时候用干薄荷叶泡茶,那股特殊的香气让人记忆深刻。

    外脆里嫩的排骨带了丝薄荷味,炸干的新鲜薄荷上似乎也沾染上了油脂香。

    这种口感说不上来的新奇,但是绝对……好吃。

    这是一道无论吃得来薄荷或者吃不来薄荷都会喜欢的一道菜。

    就是眨眼功夫钟爸爸面前就堆一小堆骨头。